Peter H. Seeberger教授,德國馬普膠體與界面研究所所長,2010年被Nature雜志稱為世界“糖之父”。2006年擔任瑞士自然科學院院長(類似于中國科學院),2013年當選為柏林-勃蘭登堡科學院院士(德國三大科學院之一),2015年在英國《Medicine Maker》雜志評選的藥物研發領域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里位列第7名,2022年當選為美國促進學會(AAAS)會士。研究領域涉及多糖化學生物學、多糖疫苗開發和藥物連續流技術的應用研究,在學術界和產業界享有極高的國際影響力。Seeberger教授已發表650多篇國際學術期刊論文(其中“Science”和“Nature”的系列文章超過10篇),授權60多項專利,發表會議論文200余篇,邀請講座950余場。Seeberger教授目前擔任國際著名學術期刊《Beilstei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雜志主編,任Chemical Reviews, Chem, Current Opinion in Chemical Biology, Chemistry & Biology, ACS Chemical Biology等十余種國際學術期刊的編輯及編委會成員。Seeberger教授的研究成果先后獲得了超過35個國際獎項,近五年獲得了包括埃米爾·菲舍爾獎(Emil-Fischer-Medaille),梅爾維爾·沃洛姆獎(Melville L. Wolfrom Award), 德國恩斯特·赫爾穆特維茨獎(Ernst Hellmut Vits-Prize),顧氏和平獎(Gusi Peace Prize)等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獎項。
Seeberger教授此次受李健雄博士邀請,特意到英納氏的流動化學實驗室參觀,并對英納氏的碳化硅微通道反應器和流動化學實驗室給予了很大的肯定和支持。
另外,Seeberger教授還受陳宜鴻博士邀請,前往武漢大學進行學術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