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維莫德是冷門的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治療藥。牛皮癬是一種免疫介導的慢性皮膚病,不易根治。
全球2~3%的人口深受這種疾病的折磨,有報道稱,中國銀屑病患者約800萬人,實際數字可能更大。
VTAMA的生產由賽默飛和GSK提供
這款藥,也是二十五年來,美國首次推出針對銀屑病的外用新型化學藥。
國內創新藥研發的天花板
5月24日,美國FDA批準DermavantSciences公司的VTAMA®(tapinarof)乳膏用于治療成人斑塊狀銀屑病。
本維莫德結構式(海外名稱:tapinarof)
本維莫德(商品名:欣比克,曾用名:苯烯莫德)是一種芳香烴受體調節劑,最早是在中國誕生(獲批上市),上市許可持有人為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238)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廣東中昊藥業有限公司。
2012年,葛蘭素史克花費2.3億美元購得本維莫德除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市場以外的市場開發權。
2018年7月,葛蘭素史克以3.3億美元的價格向Dermavant出售了這一權益。
2019年5月,本維莫德乳膏在中國首先上市,用于局部治療成人輕至中度穩定性尋常型銀屑病。
本維莫德乳膏是中國近十年批準上市的三款First In Class的創新藥之一,也是目前為止,在中國率先批準上市之后才獲美國FDA批準的首款創新藥。
時代浪潮的洗禮
上世紀90年代,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共生菌研究實驗室中,陳庚輝團隊從一種土壤線蟲的共生細菌代謝產物中分離出來了一種小分子化合物,對銀屑病治療有積極作用。
左:John M. Webster 中:陳庚輝 右:李健雄(圖片來源:SFU.CA)
一開始,團隊致力于將該化合物做成體內用藥。但隨后他們發現,進入人體后,這個化合物很快就會被代謝出去,更無從談治療效果。
一般這時候,有兩種思路:
一是重新改進化學結構;
二是做成復雜的制劑,讓藥物緩釋。
但非醫藥學的出身的陳庚輝決定將該化合物制成體外用藥。本維莫德的化合物分子很小,容易被皮膚吸收,并且它還具有與人的角質層相同的脂溶性。
作為一個生物學家,陳庚輝另辟蹊徑的解決思路,是本維莫德誕生的第一步。
2009年,陳庚輝辭掉了Welichem Biotech公司CEO的職位選擇回國,開始推進本維莫德的臨床研究。
2010年前后,正是國內創新藥研發如火如荼的時刻,只要有技術,就一只腳邁進了成功的大門。
但陳庚輝并非如此,他看準了北大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張建中大夫,希望其牽頭做臨床研究。
然而,沒有實驗室,沒有臨床研究的經驗,彼時的他只能在醫院里一次次等待,換來與張大夫短暫溝通交流的機會。
從一開始表現得“像個騙子”,再到后來被張建中大夫認可推進臨床研究,陳庚輝骨子里的血性和堅韌,奠定了研發成功的基礎。
總結
21年9月,陳庚輝博士從廣東中昊藥業離職了。
廣東中昊藥業是冠昊生物旗下子公司,擁有本維莫德在中國市場的權益,冠昊生物2021年年報顯示,本維莫德去年銷量近40萬支,營收2992.74萬元。
隨著該藥在美國獲批上市,本維莫德的商業價值也將進一步被證明。
本維莫德作為全球首創、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1類新藥,為成人輕至中度穩定性尋常型銀屑病患者提供一種新的藥物治療手段,有望發展成為市場規模達10億元以上的大品種。
回望過去,1995年拿到第一個專利證書,陳庚輝實現了科學家的發明夢;研發二十年在國內收獲了國家1類新藥證書,他實現了新藥研發者的中國夢。
坐得住冷板凳,也能從容接受鮮花與掌聲。到目前為止,我國先批準上市而后美國FDA才批準的創新藥,陳庚輝是第一人。
2021年8月10日,Dermavant Sciences公司宣布,FDA受理創新藥Tapinarof(本維莫德在海外的名稱)上市申請(NDA),用于治療銀屑病成人患者,PDUFA(處方藥付費法案)日期為2022年第二季度。
歐洲,日本和其它國家也將相繼上市,屆時本維莫德將成為真正意義的全球創新藥,在皮膚科外用藥領域具有劃時代意義。